新聞公告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公告 > 行業動態行業動態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發展局召開 防偽產品生產企業座談會

發布時間:2022-05-13  來源:中國防偽行業協會  作者:  瀏覽次數:1102

       為進一步加強產品防偽監督管理,做好《產品防偽監督管理辦法》修訂工作,推動防偽行業高質量發展,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發展局于5月11日,以視頻會形式召開防偽產品生產企業座談會。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發展局李宣慶副局長主持會議,質量發展局劉永有處長、吳華龍副處長,中國防偽行業協會秘書處相關人員,有關防偽企業負責人,《中國品牌與防偽》雜志社等出席會議。

中國防偽行業協會秘書長 殷榮伍

       中國防偽行業協會殷榮伍秘書長做發言。他指出,加強防偽行業管理既是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發展局的重要行政職能,也是中國防偽行業協會規范行業自律和促進行業發展的重要職責。今天按照質量發展局要求,邀請有代表性防偽企業的負責人,針對行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和產品防偽監管制度建設等提出意見和建議,希望各位防偽企業代表認真建言獻策,貢獻智慧,共同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會議主要聽取了各單位對產品防偽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浙江京華激光、無錫新光印、浙江甲骨文超級碼、海南天鑒、河南省衛群、量子云碼科技、武漢華工圖像、中標防偽印務、海南拍拍看、山東泰寶、四川省宜賓普拉斯、浙江維融等防偽企業相關負責人進行發言,介紹了企業及防偽產品總體情況,分析當前產品防偽存在問題,并提出產品防偽監督管理和行業發展的建議和意見。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發展局副局長 李宣慶

       李宣慶副局長總結指出,前期質量發展局已組織召開地方市場監管部門和防偽應用企業的座談會,聽取相關方意見,防偽應用企業提出了建設防偽企業、技術和產品的展示及供需對接平臺、防偽查詢驗證平臺,加強對假冒偽劣產品和使用假冒防偽標識等行為打擊,強化對防偽企業生產和銷售行為的監管等意見建議。會后我們進行了認真研究,提出對存在區域性、大規模假冒的情況,應聯合地方市場監管部門加強監管等措施。今天主要是聽取防偽企業的意見和建議,找準防偽行業突出問題,開拓政府促進和管理防偽行業的思路。感謝各防偽企業提出的寶貴建議,這些意見建議非常重要,為下一步做好規章修改起到重要作用。后續規章修改還會征求防偽企業意見進行完善,相信有協會和防偽企業的支持,修改好產品防偽監督管理規章制度,依法履行政府監管職能,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實現行業規范自律,促進產品防偽高質量發展。
       中國防偽行業協會秘書處全體員工參會并認真聽取了各方的意見和建議。協會將全力配合支撐總局質量發展局,做好產品防偽監督管理法規修訂等工作,進一步發揮協會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范行為等方面積極作用,促進防偽行業高質量發展。


防偽企業代表提出的意見及建議:


  • 浙江京華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孫建成 董事長


      存在問題:1、防偽行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防偽產品被假冒,有的是通過直接仿制,也有通過對防偽膜進行拷貝的方式,相關假冒企業也具有相應生產能力,缺少監管和處罰措施;2、部分防偽包裝應用企業也不夠重視,出于成本等因素考慮,未采用正規生產的防偽產品;3、法律法規對這些不良行為無能為力,存在地方保護主義等情況。
       建議:1、防偽企業自身應該提高技術含量,使造假者難以仿制;2、政府加強監管,對大宗應用防偽的產品采取備案制度;3、執法必嚴,堅決保護知識產權,嚴厲打擊防偽的假冒企業和地方保護主義。

  • 無錫新光印防偽技術有限公司 王國平 總經理


       三無企業打著防偽旗號,其企業的生產能力、安全保密要求等都達不到要求,存在過度壓價、將不防偽的標識作為防偽標識使用等現象,擾亂市場秩序,誤導消費者。
       建議:1、采取備案等制度和相應措施加大力度促進產品防偽管理,有效監管生產場所、設備、技術等無法滿足標準的企業;2、加強防偽技術評審評估,由協會組織評審評估,限制防偽技術達不到防偽要求的產品;3、建議總局組織對各行業產品市場進行調查,對涉及安全等的重要產品采用防偽措施,研究提出相應防偽方案;4、特種的防偽材料應加強管控;5、對信息防偽公司進行監督管理,規范其行為,不得委托無資質的企業進行防偽標識加工生產;6、定期開展防偽交流,加強行業內外溝通;7、加大對假冒偽劣懲罰力度,對防偽應用單位使用不合規防偽產品的情況,應告知其停止使用。

  • 浙江甲骨文超級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顧惠波 董事長
       當前行業存在痛點:1、微商、拼多多、抖音直播等平臺假冒嚴重,同時防偽標識也存在造假現象,在假冒產品上也有防偽標識、查驗途徑等;2、防偽技術種類較多,品牌企業無從選擇;3、消費者很難判斷防偽查驗和技術是否可靠,單一品牌企業內部不同產品也應用不同防偽技術,使用不同的查驗平臺,消費者難以辨別產品真偽;4、許可證取消后,防偽標識企業不需要資質,防偽標識幾乎等同于普通印刷品,品牌商無法選擇,或在選擇時只考慮成本因素。
       建議:1、統一大市場建設,要求統一標準、統一監管,建議能否由總局和協會牽頭,建設一個國家官方唯一的防偽查驗平臺,可參考國家認監委有機產品認證查驗平臺,統一標準、統一查驗,實現產品統一身份證的查驗;2、可參考國外如歐盟、加拿大、日本等經驗,將防偽、追溯等要求列入質量管理認證等認證關鍵環節;3、防偽標識應區別于普通印刷品,所有印刷廠都可以印刷防偽產品導致產品質量良莠不齊,不能達到防偽要求,建議建設防偽產品的備案和企業應用的備案制度來加強行業監管;4、浙江省開展數字化改革,浙食鏈、浙冷鏈、浙苗鏈、浙農鏈等,都是由不同地方政府建設,形成不同平臺,一個產品多個標簽,消費者無從使用,建議政府部門統籌建設,便捷消費者查驗。

  • 海南天鑒防偽科技有限公司 李峰總經理
       1、防偽的核心是產品身份確認,防偽是產品保護的關鍵,應將產品防偽常態化、長效化;2、防偽作為產品的身份證,可以建立起商品管理機制,使商品安全可靠放心,應更好發揮防偽在商品管理方面的作用;3、應加強防偽產品流通過程中的監管,加強防偽評審備案制度,提高評審和備案門檻;4、防偽應從提供單一小眾的防偽產品轉向提供綜合集約型的防偽解決方案,培養一批專精特新的防偽企業,走出國門;5、防偽應從技術上來解決不易偽造、易于識別問題,有力支撐打假等工作。

  • 河南省衛群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劉曉東 總經理
       1、防偽產品假冒問題嚴重,據了解國外海關查獲國內企業生產的假冒標識等,國內也存在防偽產品假冒問題;2、做印刷和數碼的企業數不勝數,許可證制度下防偽市場相對規范,許可證取消后,下一步應考慮如何規范行業,轉化監管思路非常重要;3、信息化、數字化的應用為防偽發展帶來機遇,二維碼的應用為產品防偽提供了很有效的方法和技術,未來仍將成為主流。但二維碼無法防止復制,只有結合物理防偽、材料防偽等防偽技術才能實現防偽功能;4、信息化防偽公司數量也非常多,公司管理不規范,生碼、發碼、驗證等都有較大隱患,查詢平臺、防偽碼是否真實無從驗證,國家應該從技術層面整合各類數據平臺,利用區塊鏈等技術,將防偽數據信息進行匯集,形成國家層面、平臺層面、公司層面的防偽數據管理機制。同時應考慮數碼載體的安全性,設置防偽標識防復制的門檻;5、備案是比較可行的制度,可參考國外相關協會建設防偽技術、項目備案平臺的經驗,建設企業、項目等備案平臺,通過備案和大數據等方式實現閉環監管,對行業凈化和管理起到作用。

  • 量子云碼(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程燁 董事長

       存在問題:1、防偽企業各自為政,防偽技術公信力相對薄弱,假冒產品知識產權糾紛案件幾乎沒有引用防偽技術,應從總局到地方建立有效監管制度,提高防偽公信力;2、品牌企業難以選擇防偽技術,兩極分化嚴重,專業公司成本較高,另一類成本較低,但沒有防偽效果。品牌企業無相關標準指導,無從選擇防偽產品,或僅僅從成本考慮,導致低端產品蔓延,劣幣驅逐良幣;3、消費者難以識別。防偽驗證平臺和載體較多,各種識別方式也較多,其查驗平臺也較容易偽造,消費者參與感降低,導致消費者不信任。

       建議:1、有法可依,建立自上而下完整的防偽監管體系,形成防偽技術公信力,讓企業和消費者更省心;2、建立信息服務平臺,促進合格合規的企業及產品推廣,讓品牌企業更容易找到合法供應方;3、應該建設公正可信的防偽查驗入口,應用互聯網技術做到防偽技術的兼容性,實現消企互動;4、推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防偽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完善產業鏈,解決國外卡脖子的技術、設備、油墨原材料、圖像編碼算法等問題。

  • 武漢華工圖像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魯琴 總經理

       存在問題:1、在激光全息防偽領域,很多應用的裝飾意義已大于防偽功能的需求;2、對原創性的保護不夠;3、獨有防偽技術可有效提升產品的護城河、防火墻,但防偽應用企業出于風險考慮,不一定能夠接受獨有防偽技術。
       
建議:1、市場競爭的壓力比較大,招投標企業能力、水平差異很大,因此建設行業市場準入門檻非常重要,協會應促進提高市場準入門檻,提升產品質量;2、防偽是一個大范疇,涉及很多不同的產品和技術領域,企業之間要抱團,增強協同能力,充分發揮協會作用,進行重大和關鍵技術的創新和集成,實現行業資源整合。建設行業專家顧問、定期學術交流、成果共享等機制,形成制度和辦法。加強行業交流和溝通,開展跨行業技術領域的專家和企業合作,對企業和行業發展非常有利。



  • 中標防偽印務有限公司 劉祥 總經理

       當前行業存在如下問題:1、防偽市場目前較亂,防偽產品中標價格往往是生產合格產品不可能的價格,政府監管應兜住市場底線,防偽從綠色原材料、綠色生產、符合環保要求等應形成一個合理價格機制,政府監管和行業自律應有一個評價指標,建設標準體系,提出綠色、安全、高質量的基本要求;2、數碼設備銷售廠商存在壟斷和易耗品綁定銷售等情況,政府應該加強監督管理;3、企業無論大小,應該生產的都是合格、綠色、符合標準的產品,不應該存在無底線競爭。

       建議:1、抓好重大的科研和技術創新。目前,很多標識應用的是國外的專利和技術,國內還存在一定差距,每個企業體量和研發實力有限,建議圍繞芯片標識、物流標識、顯示器標識等重要技術領域,由政府和協會牽頭,防偽企業參與,研究成果共享,快速彌補技術差距;2、環保要求和疫情防控等,企業存在一定困難,防偽原材料采購存在困難,產業鏈中斷,應研究如何發揮政府和協會作用,暢通產業鏈;3、防偽信息數據公司破產,導致數據查詢中斷,存在較大的安全風險,應該建立數據大平臺,為消費者查詢等提供安全保障。



  • 海南拍拍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李春首席執行官
       產品防偽在支撐品牌建設方面尚未完全發揮其重要作用。當前,行業存在法律建設不完善,假冒成本低;防偽技術魚目混珠,缺少標準;防偽生產企業良莠不齊,消費者體驗差;民眾缺少應有防偽知識等問題。
       建議:1、加強立法,遏制假冒偽劣泛濫;2、建設科學的防偽技術標準,打造防偽生態鏈;3、提高防偽門檻,培育防偽標桿企業;4、提升全民防偽意識。

  • 山東泰寶防偽技術產品有限公司  高飛 副總經理
       1、行業應建立規范管理的認證和查詢平臺,實現企業資質查詢,消費者通過統一入口進行防偽查驗,提高行業公信力;2、強化行業自律,建立行業自律公約,設置行業準入門檻和條件限制;3、以標準規范行業管理,如果企業生產條件和產品達不到標準要求,應建立評估和曝光機制;4、建議協會提出行業和技術發展的超前思路,引導防偽企業根據自身條件創新發展。

  • 四川省宜賓普拉斯包裝材料有限公司 王莎佟經理
       防偽是一個體系性的工程,單一技術無法解決所有問題,只有將多種防偽技術有機融合,實現綜合整體防偽,針對消費者、執法人員和企業有不同技術解決相應問題,調動各方參與防偽工作。如市面上不貼在產品包裝封口處的防偽標識,就無法達到防偽效果。
       建議:1、協會發布防偽溯源方案的指標和標準,提出不可重復使用、具有持續研發能力等要求,通過評估將防偽企業進行分級,使品牌企業有一個基礎的選擇標準;2、需要整合行業內的防偽資源提供整體的防偽解決方案;3、消費者需要單獨下載不同app才能實現不同產品的查詢,建議協會建立公共平臺實現查驗,并利用微信等平臺實現消費者查驗功能,目前微信平臺不針對單一企業,可否由總局出面溝通,建立微信平臺的防偽查詢模塊,便捷消費者查驗,推動防偽行業發展。

  • 浙江維融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謝愛文總工

       受第三方支付平臺電子支付等影響,現金支付已向非現金支付逐步轉變,國內金融防偽機具的需求也相應減少。但國際市場仍有一定需求,出口銷量逐年提高。防偽機具代表著中國防偽鑒別技術能力,也是守住人民幣安全的一道防線,因此機具的技術標準就尤其重要。人民幣鑒別儀通過GB16999-2010強制性標準的發布實施,提升了整個行業的技術水平。但該標準已發布12年,建議盡快開展標準的修訂,優化提升標準技術指標,標準范圍也可適當擴大,可涵蓋出口機具、多國貨幣機具等,取消分級。機具生產許可的實施細則也應加快修改。最終通過一個產品一種技術標準,實現更精準有效的管理。






黄色网站免费观看xxxx